项目名称:智眸算法精灵-关于视觉抄表解决方案
项目名称:刘睿清、王策、张弛、和怡君、张钰琪、鹿展瑜、梁文龙、李宗善一
指导教师:董嘉伟
项目简介:
在工业 4.0 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工业表具因协议异构、硬件改造成本高昂、人工巡检存在安全隐患、政府与园区信息隔断阻碍绿能核算进展等问题,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绊脚石”。为此,本项目创新推出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非侵入式智能抄表解决方案,以技术革新破解行业痛点。
在技术层面,项目团队深度研发动态光照补偿算法与轻量化 YOLOv5s 模型。动态光照补偿算法可智能分析环境光线,通过自适应调整图像参数,有效消除强光、阴影等干扰,确保在车间、户外等复杂光照场景下,表具图像依然清晰完整。自主构建行业垂直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集支持读取数据的准确性。
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核心组件低功耗图像采集单元,待机功耗极低,极大降低设备能耗,延长使用寿命。配套的多模态适配支架,凭借灵活可调的结构设计,能够快速适配 12 类异形表盘,无论是圆形、方形,还是特殊定制表盘,都能实现快速安装与精准定位,有效解决传统硬件适配性差的难题。
目前,本项目从深度学习网络、能源管理平台、运维管理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从前端数据采集到后端智能管理,全流程无缝衔接,为工业企业表具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路径,助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加速迈向智能化时代。
参与本项目的一些心得体会与感受:
这一路走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团队协作与学习成长的力量。在项目中,我们通过反复讨论与头脑风暴,共同梳理出项目发展的核心,并在一次次方案迭代中逐渐明确设计方向。每当遇到瓶颈时,团队成员总会主动分享自己的见解:有人提出通信模块的优化思路,有人尝试用不同算法提升图像识别精度,还有人耐心指导调试技巧。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我学会倾听不同视角的建议,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价值。特别难忘的是实验验证阶段,我们分组测试设备时发现数据传输存在延迟,大家连夜分工排查问题,从硬件连接检查到代码逻辑优化,最终通过协作攻克难关。这种并肩作战的经历,不仅让我掌握了跨领域协作的方法,更深刻理解了沟通与信任在团队中的重要性。整个项目就像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教会我如何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让我对“共同成长”有了更真切的感悟——那些深夜讨论的思维碰撞、相互鼓励的温暖瞬间,都将成为未来面对挑战时的珍贵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