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上海环境学校2024级中本贯通班40名师生走进上海建桥学院,通过专题讲座、创新项目观摩、智能产线实践探索及校园生活体验等环节,深度感知大学教育氛围,提前规划未来发展路径。
对话院长:夯实基础衔接未来
活动首站于机电学院423会议室举行,机电学院院长刘立华以“锚定目标,厚积薄发”为主题发表讲话。他结合智能制造领域发展趋势,强调语数外基础学科对职业能力提升的核心作用:“大学专业学习如同建造高楼,扎实的基础课程是稳固的地基。希望同学们珍惜贯通培养机会,以严谨态度筑牢知识根基。”现场学生认真记录要点,并与院长互动探讨学习方法。

创新启航:学长引领点燃求知热情
在图书馆三楼创新项目展厅,建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学生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装置、3D增材制造等项目成果。环境学校学生围绕技术原理、设计难点展开提问,学长学姐结合自身参赛经历一一解答。一位中本班学生感慨:“看到学长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坚定了我未来深耕智能制造领域的决心。”

实践赋能:探秘智能产线前沿技术
工训中心内,一条全自动化机器人智能产线成为焦点。通过工程师的现场演示与讲解,学生们直观了解工业机器人编程、柔性制造系统运作等关键技术。当看到机械臂精准完成分拣、焊接、装配等工序时,不少同学主动询问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发展方向,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有了更立体认知。

沉浸体验:感受大学校园人文温度
活动尾声,师生们实地走访校园生活区。现代化图书馆、智能化食堂、标准化运动场及配备独立学习空间的宿舍楼,让中本班学生提前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多元场景。食堂特色餐饮窗口、宿舍楼内人性化设施引发阵阵赞叹,不少学生表示对未来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本次参观活动作为中本贯通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理论+实践+体验”的立体化设计,助力学生明晰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内驱力。建桥学院机电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生态链,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背景:
“中本贯通”培养模式通过中职与本科院校课程衔接、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7年一贯制升学通道。上海建桥学院与上海环境学校合作项目聚焦智能制造领域,旨在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