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书香伴我行,成长共阅路
 发布时间:2025-04-21  

春意盎然的四月,书香如细雨般浸润校园。2025年4月17日,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于北五北六共享区206团员之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以“书香伴我行,成长共阅路”为主题,吸引了智能制造与汽服专业五个班级的师生齐聚一堂,在书籍的海洋中探索智慧,在思想的碰撞中感悟成长。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吴国政书记、辅导员王辉老师、苏东老师全程参与,与同学们共赴这场精神盛宴。

开场:以问启思,以书明志

“全球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活动伊始,吴国政书记以一个问题叩击在场学子的心扉。他援引以色列的案例,指出这个国家军事技术的飞跃与其国民深厚的阅读传统密不可分。“大学时光短暂而珍贵,读书会不仅是交流心得的平台,更是思想碰撞的熔炉。”吴书记的致辞如春风化雨,既点明了阅读对个人与社会的深远意义,也点燃了现场的热情。随后,主持人陈泳茵同学宣布活动正式开始,掌声与期待交织,拉开了分享会的序幕。

漂流瓶中的智慧之光

“图书漂流瓶”环节为活动注入了一抹诗意。每位同学提前写下书中触动心灵的段落,随机抽取后,纸条的原主人需起立分享感悟。这一设计让文字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张银祥同学抽中《追风筝的人》中的名句——“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他动情地说道:“救赎不是掩盖错误,而是用善行照亮他人。就像书中阿米尔的自我救赎,我们也要在错误中寻找成长的力量。”卢炫文同学则从《悉达多》的哲思中提炼出生命真谛:“‘追寻意味着目标,寻见则意味着自由。’人生的圆满不在终点,而在当下的每一刻。”许轩语同学分享《百年孤独》的句子——“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他坦言:“与其沉溺于回忆,不如将此刻活成未来值得珍藏的故事。”一张张彩纸承载着思想的重量,一句句感悟流淌着青春的哲思。这一刻,书籍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为照亮前路的星光。

头脑风暴,共绘成长词云

如果说“漂流瓶”是独白,那么“书籍头脑风暴”便是集体的交响。同学们以五人为一组,围绕“成长”主题推荐书籍,提炼金句,并用彩笔在A4纸上绘制“关键词云”。这一环节不仅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书籍的多元解读。

汽服B24-2班同学以狄更斯《双城记》的名句开场——“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组长解读道:“任何时代都是矛盾的综合体,与其抱怨环境,不如学会在复杂中保持清醒,在困境中寻找希望。”智能制造B24-1班的词云中央赫然写着:“成长是跌倒时与疼痛和解,起身时与星辰对话。”分享者李亚慧同学说:“跌倒时聆听大地的心跳,起身时仰望星空,这才是成长最美的姿态。”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词云贴满展板,宛如思想的万花筒。有的小组用《活着》诠释生命的韧性,有的从《平凡的世界》中提炼奋斗的意义,更有同学借《小王子》呼吁“守护内心的纯粹”。现场讨论声此起彼伏,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青春的激情在交流中升华。

师者寄语,书香永续

活动临近尾声,苏东老师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结。他感慨道:“今天的分享会不仅是读书交流,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同学们用真诚的分享证明,阅读可以跨越专业与年龄的界限,让每个人在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成本最低的成长。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书中找到人生的答案,在阅读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活动结束同学们拿着奖励的书籍共话金句感悟。会议室窗外,春光正好;会议室内,书香未散。这场关于书籍的对话,终将化作一粒粒种子,在年轻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