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上午,一场聚焦中本贯通人才培养的深度研讨活动在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423会议室温馨而热烈地展开。我校机电学院与上海市环境学校的相关领导和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本贯通)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上海市环境学校校长曹美琴、环境机电专业部主任赵军、副主任沈瑜,与我校机电学院院长刘立华、副院长范丽、院长助理兼智能制造工程系主任张迪、智能制造工程系副主任刘黎明、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董嘉伟、中本贯通专业负责人王亚东老师、机制B24-5(中本贯通)班辅导员陈琛老师等共同参与了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活动由机电学院院长助理张迪主持。
机电学院院长刘立华首先致欢迎词,对环境学校同仁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高屋建瓴地指出,两校在中本贯通项目上需实现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未来应协同发力,重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精准修订上体现贯通特色,在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中着力强化英语、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确保学生知识体系的平稳过渡与拔高;同时,要高度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做好职业技能考证与各类学科、技能竞赛的有效衔接及前置规划,实现中职与本科阶段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此外,还要深化贯通学生长学制的学业规划与前瞻性的就业指导,多措并举,共筑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实桥梁。

上海市环境学校校长曹美琴在随后的讲话中,细致分析了该专业中本贯通班的招生背景、环境学校为此配备的优秀师资、扎实的实践教学安排以及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培养情况,为双方后续的精准对接和协同育人奠定了基础。

研讨环节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机电学院副院长范丽从教学运行与管理的角度,就如何保障贯通培养各环节的顺畅衔接和质量监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机电学院院长助理张迪就中本贯通班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点、核心课程内容的迭代优化以及未来常态化联合教研的活动计划做了清晰说明。机制B24-5班辅导员陈琛老师基于详实数据,对首届中本贯通班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的适应情况、学业表现、思想动态等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其细致的工作和学生展现出的积极变化令与会的环境学校领导老师们深感欣慰与感动。智能制造工程系副主任刘黎明聚焦课程内容本身,就如何根据行业发展和学生特点进行优化设置分享了思考。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董嘉伟重点围绕如何有效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教学(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提能进行了发言。作为后续中本贯通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王亚东老师则阐述了未来在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安排、师资对接、过程管理等方面具体的落实思路与想法。

理论研讨之后,实践环节更显温情与务实。与会领导和老师们一同参观了机电学院的先进实验室,在参观过程中,大家欣喜地看到,有6名本专业学生正在实验室内刻苦集训,积极备战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环境学校的领导们对同学们展现出的拼搏精神表示赞赏,并上前与他们亲切交流,给予了悉心的关怀和热情的鼓励,预祝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佳绩。 随后,大家一同来到机制B24-5班的教室,与全体贯通班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切交流。曾担任该班班主任的上海市环境学校环境机电专业部副主任沈瑜老师,既肯定了同学们进入大学后取得的显著进步,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殷切期望。曹美琴校长再次表达了对学生成长的欣慰之情,语重心长地鼓励同学们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长远的职业规划,并勇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提升。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师生情谊浓厚。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内容充实、交流深入、成果显著,不仅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上海建桥学院与上海市环境学校的合作关系,更为中本贯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双方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持续加强沟通协作,细化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过程,携手并肩,共同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机电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