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第二届上海市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圆满落幕。作为上海高校工程训练教学领域的重要赛事,本次比赛汇聚了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 12 支高水平队伍,围绕 “教学创新赋能工程人才培养” 核心主题,就技术融合、实践教学优化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竞技,为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实践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
机电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对此次赛事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检验学院产教融合教学成效的关键契机,赛前开展多轮打磨,结合智能制造、智能硬件等产业发展需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选拔两支精锐团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我院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新颖的教学设计、出色的现场表现以及深度贴合产业需求的教学理念,双双斩获二等奖:由李晶老师带队,王帅、吴俊杰、周金磊老师组成的团队,带来 “融合 AI 与电工实操的智能硬件教学创新项目”,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传统电工实操教学,更参照企业智能设备运维标准、产业实操规范设计教学模块,通过智能指导、实时反馈等功能优化教学流程,既提升了实操教学的效率与精准度,又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是学院产教融合融入教学全流程的生动实践;另一支由刘永峰老师领衔,王金益、陈建利、刘森荣老师参与的团队,研发的 “AI 预习 - 仿真训练 - 实操加工三位一体的工程训练数控加工模块教学创新项目”,开发建设自主学习平台,将企业生产中的典型加工案例、工艺标准转化为教学资源,构建了全流程闭环教学体系,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中 “学校实训与企业生产脱节”“理论与实践割裂” 的痛点,显著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实效性,助力学生快速适配产业岗位要求。
此次双获奖项,既是对我院工程训练教师教学能力与创新水平的充分肯定,也是学院深耕工程教育改革、推进 “新工科” 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转型的重要成果体现。近年来,机电学院始终以产教融合型大学建设为核心目标,坚持 “教学跟着产业走、课程围着需求转”,一方面持续深化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的协同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研课程体系、共享技术资源;另一方面精准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下工程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将产业技术升级、岗位能力标准转化为教学创新的核心方向。
未来,机电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改革,持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协同,把更多产业真实项目、技术标准、岗位需求融入工程训练教学全过程,通过 “以赛促教、以教促产、产教互融” 的良性循环,为产教融合型大学转型注入更强动力,培养出更多既懂理论又通实践、适配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工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