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学院关于开展202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9-10 浏览次数:10

根据《关于开展202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沪教委〔2021〕50号),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机电学院即日起启动202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以下简称“大创计划”),依据立项评审结果,有梯度的从校级项目中择优遴选推荐进入市级项目(即“市创计划”)、国家级项目(即“国创计划”)。

现将上海建桥学院机电学院202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报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要求

1. 重点支持项目

创新训练项目

上海建桥学院在读的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 一般支持项目

创业训练项目

上海建桥学院在读的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成员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实现创业项目的实施。

创业实践项目

上海建桥学院在读的本科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或者在创业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3. 模式参考

“师生共创”模式

鼓励学生主动对接老师,在已有的实验室和产教融合基地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学生研究团队可在此基础上去迭代和二次开发。师生互助,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多措并举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局面。

“朋辈组队”模式

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共同组队,使原本有限的学科资源得到增加和拓展。多种多样的新型交叉领域、多学科融合迸发的灵感与火花,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团队多元化的学术兴趣和创新创业实践的需要。

二、立项流程

1. 材料报送

各项目负责人于2025年10月7日(周二)晚17:00前将“大创计划”立项申请表(见附件),项目介绍ppt(用于项目评审)以及佐证材料等(如论文、专利、软著、获奖材料等,非必须)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 24341@gench.edu.cn 邮箱,邮件主题:2026年“大创计划”立项申请表+姓名+项目名称。

2. 立项评审

申请立项的项目团队在提交立项申请表及项目材料后,根据通知准备参加立项评审。

3. 立项支持

各项目立项成功后,根据相关发放标准,分阶段向项目团队发放提供经费报销支持,项目负责人需签署“大创计划”项目经费使用承诺书,确保团队成员知晓并且经费仅使用于与项目相关的事宜。

4. 经费支持

学校将按照上级单位相关要求,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开展大创计划项目。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与项目开展相关的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调研差旅费,打印费,资料费,耗材费,元器件、软硬件测试、小型硬件购置费等支出,不得挪作他用。学校对资助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5. 结题验收

1)学校每年将会组织一次中期答辩与结题验收,项目结题验收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和建议终止项目五个等级;

2)验收材料包括结题报告书、佐证材料等,其中佐证材料包括公开发表论文、专利、商业计划书、调查报告、软件、著作、实物、竞赛获奖等材料;

3)立项项目团队要积极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依托项目成果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相应学科竞赛,在结题验收前各项目应至少报名参加一项校级及以上的创新创业比赛。

注意事项:

1)已立项未结题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2026年项目。

2)团队参与学生数不超过5人。

3)每位学生同一学年原则上只能参与一个项目,毕业班学生不可作为项目负责人。

4)推荐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项目的申报。

5)项目资助经费:校级项目1千元,市级项目1万元,国家级项目2万元。

6)学院报送截止时间:2025年10月7日前。

7)学院推荐项目数:26项(学院)+6项(创新工作室)。

8)优质项目可推送至科创平台,不参与学院评审,有意向的项目组可直接通过下方联系方式咨询。

9)学院每个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可推荐1个项目。

三、联系咨询

联系邮箱:24341@gench.edu.cn

邮件主题:2026年“大创计划”立项咨询+姓名+学号

咨询地址:第五教学楼创新创业学院 327


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办公室

2025年9月10日

附件:

附件1:SJQU-QR-CC-139(A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请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