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学院强势发力,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海赛区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8-09 浏览次数:10

7月11日-13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上海赛区(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产业赛道)决赛暨冠军争夺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上海赛区参赛报名数超过5.6万项,参赛人次超22.9万,最终 35 所高校的 425 个项目成功晋级市赛决赛。经过金奖争夺赛、排位赛、冠军争夺赛角逐出各赛道的金、银、铜奖。上海建桥学院一举斩获3金11银40铜,总计54项省级奖项,获奖数量与质量均创新高!

机电学院表现卓越,凭借强大实力脱颖而出,荣获 2 项金奖、3 项银奖以及 10 项铜奖,以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充分展现机电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突出成果与专业优势。

聚焦前沿项目,勇夺金奖

机电学院选送的《氢源方舟 —— 新型氢能储运开拓者》项目负责人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马浩然同学,他带领团队聚焦氢能储运这一关键领域,通过安全、环保、低能耗的制氢-储运一体化技术,填补了困难路况储运的行业空缺,实现高达 96% 的氢气转化率,该项目最终凭借其创新性、可行性和重要性斩获高教主赛道金奖。

另一金奖项目《聚电使者 —— 户外多形态便携式发电技术》项目负责人也是来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吴豪林同学,该项目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了户外便携式微风发电机,实现了轻便携带和可持续发电的功能。它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风能,为户外探险者提供可靠持续性的电源,为户外登山者的探险生活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该项目充分展现了机电学院学子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扎实的技术研发能力。

专业优势赋能,助力创新突破

机电学院在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此次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涵盖机械设计、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与实践平台,如3D打印及机器人控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创新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师资队伍建设上,拥有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其中多名教师具备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和创新创业指导经验。他们全程参与学生项目指导,从选题、技术研发到商业模式设计等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和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专业知识,挖掘创新潜力。

团队协作奋进,彰显机电风采

此次大赛中,机电学院各参赛团队展现出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在项目准备阶段,团队成员们分工明确,紧密合作。有的负责技术研发,反复进行实验测试,优化产品性能;有的负责市场调研,分析行业需求和竞争态势,明确项目定位;有的负责商业模式设计,探索项目可持续发展路径。大家为了共同目标,放弃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投入到项目中,遇到困难一起讨论解决,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凝聚成强大的团队力量。

比赛现场,团队成员们沉着冷静,以专业、自信的表现向评委展示项目成果。他们详细阐述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市场前景、社会效益等方面内容,清晰回答评委提问,凭借出色发挥赢得评委高度认可,为机电学院赢得荣誉,彰显机电学子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机电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专业优势特色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不懈努力,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机电力量。